臺灣政治研究蓬勃發展,在政權轉換的歷史脈絡下,
人民的國家認同、政治態度、投票行為等,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議題。
根據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分析臺灣人民重要政治態度,
在臺灣人/中國人認同方面,於1995年出現了反轉,
認為自已是臺灣人的比例開始高於認為自已是中國人,
從此之後,臺灣民眾認同自已是臺灣人的比例更是逐年上升(1995年25%、2005年45%、2015年59.5%、2023年62.8%)。
臺灣之於地緣政治上的特殊價值性,在世界強權之間格外受到矚目,
除了這些外在影響,下一代人民的組成結構也會改變政治態度趨向,甚至是政治版圖;
而原有的省籍族群等標籤是否還適用於研究臺灣政治議題。
更多新的研究方向正在開展中,資料(Data)可以用來分析與證明這些重要發現,
協助我們更好的了解與詮釋、進而預測未來臺灣人民的政治趨向。
根據國科會政治學門議題研究,有四項議題至為重要:
憲政體制、選制變革之政治與政策效應;
主權、認同、衝突與合作;
治理--民主課責、政府角色、與政策設計;
質與量整合的方法論與研究方法、資料分析。
從政黨、企業、組織,乃至政府、國家、國際關係,皆能作為政治學研究對象。
藉由政治學知識與資料,我們可以試圖分析人類社會的長期問題,
像是戰爭發生的原因、一國之內或是國家之間為何會存在資源不均等議題;
亦可透過與其他領域一同合作,例如經濟、法律、心理學與社會學等,讓研究質量更具加乘效益。
2018年九合一選舉併同十案全國性公民投票進行,直接民主的浪潮佈滿了整個政治氛圍,人民主權的意識更加抬頭,民主政治也可望更加落實,在「人民諮商」(popular consultation)的民主政治原則裡,政府應該向人民請益,施政也應該以民眾為依歸,那麼,政治菁英又應該將自身置於民主政治運作的什麼位置?政治領導還重要嗎?什麼樣的政治領導可以被民眾接受?在傳統媒體和社群媒體的運作下,政治領導會因為得到傳統媒體的報導依然擁有主導性?又或是因為社群媒體的即時性和(網民共同)協作生產,使得人民主權更加高張,而使政治領導式微?...More
此系列研究論述臉書上看到別人的波文等,也算是一種被動的線上政治參與。由於臉書上,容易無意間看到不同論點的政治資訊,對於政治沒有興趣或沒有相關知識的使用者,透過臉書上連結的波文,也能看到相關資訊。亦即,人際連結成為政治相關資訊穿透的工具。因此,傳統的政治參與定義在社群網站上,有不同的形式與 定義。此研究將differential gains model延伸到社群網站上被動的政治參與,亦即,看到波文也算是政治討論的一種形式,因此在社群網站上,不一定要真正波文討論,但接收到資訊也能達成 differential gains,並進一步對選舉有更高的興趣。...More
以「民主深化與大眾公民精神」為核心關懷,將比較視野探索當代大眾公民身份認識的樣態、演變趨勢與來源,並釐清個人公民權利、義務的認知如何對政治行動帶來促進影響;其次,也以台灣為例,探討新興民主國家的選舉進程、選舉競爭如何影響民眾的民主態度。本計畫的經驗基礎將包括分析跨國調查資料、規劃執行定群追蹤的電話調查,預期能對政治行為領域帶來更豐富的比較視野。...More
由於民主議題在中國大陸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為讓大學生真實回答其對民主的理解,本計畫使用List Experiment,施測地點包括臺灣6所大學(臺灣大學、政治大學、東海大學、中正大學、中山大學)以及中國大陸東岸5所大學(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及中山大學)。實驗內容主要包含民主必要的特徵,亦即直接選舉(行政首長與國會)、多黨競爭以及政治平等三個面向。實驗結果顯示臺灣的大學生在直接選舉和政黨競爭上略高於大陸,但台灣大學生懷有一定程度的菁英主義,礙於政治正確而較怯於顯露。...More
1965 | ||
1976 | ||
1976 | ||
1978 | ||
1978 | ||
1979 | ||
1980 | ||
1980 | ||
1983 | ||
1984 | ||
1987 | ||
1988 | ||
1989 | ||
1990 | ||
1990 | ||
1990 | ||
1990 | ||
1991 | ||
1991 | ||
1992 | ||
1993 | ||
1993 | ||
1995 | ||
1996 | ||
1996 | ||
1997 | ||
1997 | ||
1998 | ||
1999 | ||
1999 | ||
1999 | ||
1999 | ||
1999 | ||
2000 | ||
2001 | ||
2001 | ||
2001 | ||
2001 | ||
2001 | ||
2002 | ||
2002 | ||
2002 | ||
2003 | ||
2003 | ||
2003 | ||
2003 | ||
2003 | ||
2003 | ||
2004 | ||
2004 | ||
2004 | ||
2004 | ||
2005 | ||
2005 | ||
2005 | ||
2006 | ||
2006 | ||
2006 | ||
2007 | ||
2007 | ||
2007 | ||
2007 | ||
2007 | ||
2007 | ||
2008 | ||
2008 | ||
2008 | ||
2008 | ||
2008 | ||
2009 | ||
2009 | ||
2009 | ||
2009 | ||
2009 | ||
2009 | ||
2009 | ||
2009 | ||
2011 | ||
2011 | ||
2011 | ||
2011 | ||
2012 | ||
2012 | ||
2012 | ||
2013 | ||
2013 | ||
2014 | ||
2014 | ||
2014 | ||
2014 | ||
2015 | ||
2015 | ||
2015 | ||
2016 | ||
2016 | ||
2016 | ||
2017 | ||
2018 | ||
2018 | ||
2019 | ||
2019 | ||
2022 | ||
More | 在SRDA搜尋「政治」 |
研究表明,年輕人的政治參與和成年人之間存在明顯的差距。許多實證研究顯示,年輕人在幾乎所有政治參與領域的得分都是最低的,因此出現了年輕人沒有充分參與政治的形象。“年輕人較不關心政治、政治知識較少、不參與社會政治活動、比較冷漠、政治興趣低”(Quintelier,2007,p. 165)。即使這種表述看起來很清楚,年輕人脫離政治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研究問題。首先,年輕人和成年人的政治參與行為真的有區別嗎?其次,哪些因素導致年輕人的行為不同?第三,這真的意味著年輕人脫離政治了嗎?...<文章尚未上架,敬請期待>
新媒體盛行,它幾乎是24小時、不間斷地放送帶有政黨立場的訊息。因此社會上出現一些擔憂的聲音:人們是不是越來越傾向選擇接觸與自已立場相近的訊息,甚至被一些簡單的民粹主義吸引,導致群眾日益被兩極分化?然而,學者研究發現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大眾變得更加極化。註。大多數選民都是中間派,而且大多數選民會完全避開帶有政黨色彩的媒體;而那些密切關注政黨媒體的人,本身早已經是帶有政黨傾向的人了。類似的研究突顯出要如何測量不同群體的人們是如何接觸政治訊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議題,確定有多少人關注新聞以及關注時間有多長。再加上無時無刻在變化的國際政治氣候、越來越多的社群媒體平台、政黨媒體與新聞、以及政治對手之間日益激化的敵意,將使得研究政治極化的方法有更多新的方向要進行。...<文章尚未上架,敬請期待>
自2008年經濟大衰退以來,民粹主義政黨獲得了大量選票,在許多歐洲國家的議會中觀察到,政治的主要維度從左右(left–right)分裂,轉變為新的分裂--反對主流政黨的民粹主義政黨(populist parties)。民粹主義興起的主要原因之一被認為是來自經濟和文化。調查選民態度的實證資料來分析,經濟變數在解釋民粹主義的出現的確具有關鍵作用,民粹主義的政黨利用大部分民眾的經濟創傷和焦慮來推動一些價值觀:敵視移民和國際貿易、支持民族主義保守價值觀。政治學者關心民粹主義興起的現象是暫時還是永久?如果它是由經濟危機驅動的,那麼是否會隨著經濟好轉而消失?文化在其中又扮演什麼角色?...<文章尚未上架,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