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傳播媒體經歷從傳統的紙本印刷(如報紙、雜誌),
進展以電波方式傳遞資訊(如無線電、廣播、電視等);
全球網際網路及數位資訊科技的發達,
數位串流平台逐漸取代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
隨著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平台逐漸普及,新興媒體與自媒體蓬勃發展,
媒體不再把持在少數人的手裡,而是人人都有發聲的機會。
傳播媒體研究幫助我們瞭解其運作方式、與其能帶來的影響力。
同時,藉著瞭解傳媒的使用者行為、消費模式等方面,
則可瞭解媒體對於社會、文化、政治、經濟所帶來的影響。
藉由新舊媒體對於社會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研究比較,
則可進一步制定相關政策與經營策略,更好地面對資訊科技變化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運。
從環境傳播與常民的風險感知論述角度出發,以包括再生能源及核能的替代能源選擇議題為例,試圖探討當環境意識從街頭落實到一般常民生活,卻又遭逢前所未有的環境災害(例如2009 年的莫拉克風災及2011 年的日本福島核災)後,媒體報導此持續發展並具爭議性的環境議題時,是否有其特殊的再現型態,包括主流(mainstream)與另類(alternative)媒體在內?此媒體建構環境議題的型態又如何因不同事件的消長而變化?藉由這些觀察,本研究期待檢視與評估新聞媒體在台灣替代能源問題建構上所扮演的角色。除此,我們關切常民對替代能源選擇議題的感知、態度與信念為何?這些因素如何影響他們對能源使用的選擇及相關政策的支持?...More
研究檢驗民眾對政府企圖簽訂《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媒體信任程度如何影響其風險感知、風險接受程度與行為傾向。並驗證傳播媒體在民眾面對服貿協議此重大的風險議題情境時,如何影響社會大眾。本研究於立法院審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時進行全國性電話民意調查,獲得1269 份有效樣本。研究結果顯示,民眾對媒體的信任與關注程度,顯著影響風險感知、風險接受程度與行為傾向。而媒體依賴程度與政黨傾向亦有同樣效果。...More
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2010年,台灣有47萬新移民,其子女數目亦超過20萬人,這個研究關心這個特定族群。所謂的新移民母親,大多來自越南、印尼、 泰國、中國、菲律賓等地的東南亞籍配偶,其中大部分教育水平較低,且大多嫁入台灣的貧困家庭,因此他們的孩子經常因缺乏適當的照顧而生病。目前紙質媒體和網路媒體,可能是最流行的健康宣傳媒體,人們依賴它們來搜尋醫療信息。本研究目的在於比較紙質媒體和網路媒體所提供的兒童過敏保健資訊,對於低健康素養的新移民母親的教育成效,從而建立一套低識字病人適用的健康傳播媒體的設計準則。...More
網路串流影視 (OTT) 服務已廣泛地在本土與全球拓展中,相較於傳統媒體消費模式,OTT平台讓用戶可以享受更便宜的價格與選擇想要的內容。然而,過往OTT的研究多半侷限於政策管制與商業策略的討論,而非探索個人用戶使用OTT服務的前因後果。既有的互動及價值感知理論未能適用於探究傳播目標對象的影響與個人感知之間的關係,因此,本研究整合了互動感知、價值感知、滿意度與持續使用行為等概念並建立一個全新的理論模型。 本研究收集了230個OTT用戶做為研究樣本。...More
傳統所對應的文化和媒體建構是把青少年再現成為「問題青少年」(youthas-trouble),強調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的風險和控制方法,特別聚焦在社群媒體所引發的衝突和問題(例如網路霸淩、人際壓力、個人資訊外洩、網路上癮等等),比較不強調它對青少年社交、個人認同和歸屬感上的利益。媒體如果普遍採用「問題青少年」的建構,可能會加深整個社會民眾對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的擔憂,並贊成家長、學校和政府對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的控制,卻忽視社群媒體對青少年在社交、個人認同和歸屬感上的需要和利益。針對這樣兩個可能的假設,本研究主要想了解傳統的主流媒體如何再現社群網站的青少年使用者?以及民眾對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的認知是否受到媒體的影響?...More
1983 | ||
1984 | ||
1987 | ||
1990 | ||
1991 | ||
1991 | ||
1995 | ||
1996 | ||
1999 | ||
2000 | ||
2001 | ||
2002 | ||
2003 | ||
2003 | ||
2003 | ||
2004 | ||
2004 | ||
2005 | ||
2005 | ||
2006 | ||
2006 | ||
2006 | ||
2007 | ||
2008 | ||
2008 | ||
2009 | ||
2009 | ||
2009 | ||
2009 | ||
2011 | ||
2011 | ||
2011 | ||
2011 | ||
2011 | ||
2011 | ||
2012 | ||
2012 | ||
2013 | ||
2013 | ||
2014 | ||
2014 | ||
2014 | ||
2015 | ||
2015 | ||
2016 | ||
2017 | ||
2018 | ||
2018 | ||
2019 | ||
2021 | ||
2022 | ||
2023 | ||
More | 在SRDA搜尋「傳播媒體」 |
2023年台灣社群平台用戶數超過2000萬,佔全國人口84.5%,如果鎖定在18歲以上,則使用率高達95.4%。台灣人每日平均花費 2 小時使用社群平台。在社群平台中,哪些內容類型擁有最多追蹤者呢?除了親朋好友發布的近況動態外,前五名分別是:電視頻道或節目(32.2%)、美食/餐廳(30.8%)、樂團/歌手(29.3%)、影視明星(29.3%)、網紅或專家(28.6%)。在先進的電信技術和資本主義的推動下,被創造出來的網路名人 -“網紅”已經成為一種值得研究的社會現象,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產生“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文章尚未上架,敬請期待>
透過按讚和分享,社交機器人(模擬人類帳號)可以將假新聞以倍數的方式擴散傳播。專門識別假帳號的「Bot Sentinel」分析工具估算,根據觀察到的特徵(如分享行為、聯繫數量和語言特徵)對帳號進行分類:約有9%到 15%的Twitter帳號其實是機器人,而且是屬於垃圾帳號、惡意機器人。已有研究發現,假帳號在一些具有爭議議題上存在的比例較高,透過一些精英語言(引用錯誤數據、名人言論)包裝出來的假新聞,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然而,即使知道有多少人瀏覽或分享了一則假新聞,並不等於知道有多少人真的閱讀它或是否受其影響。假新聞有多普遍,它對個人有什麼影響?目前為止,能夠利用研究數據來回答這些問題的科學文獻還很少。...<文章尚未上架,敬請期待>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術越來越強大,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和自然語言生成(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NLG)在AI領域的進步,使機器能夠理解人類語言、並以人類語言創建信息。人工智能技術被整合到日常生活中,人們開始習慣與Amazon的 Alexa、 Apple的 Siri 或是其他的AI助理們聊天;新聞媒體如美聯社等也正在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製作和發布新聞。機器作為一個溝通者的角色,傳播研究開始關注理解日益逼真的AI技術、人們與它們的互動及其影響,人機傳播(HMC)是一個新興的傳播研究領域,專注於研究“人機之間意義的創造”。然而,研究AI與人們的互動,不完全符合一個多世紀以來圍繞人們如何與他人交流而形成的理論範式。...<文章尚未上架,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