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2022年發布《臺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以新科技推動為核心,
搭配社會、經濟,及治理面向的措施,希望藉由淨零科技的成功落實,
帶動我國能源轉型以及產業轉型,並建構社會調適的能力,
藉以邁向我國2050淨零的目標。
目前臺灣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90%來自能源部門,其中又以發電排放為大宗(>48%)。
由於電力使用方便、效率高,且未來能源使用將大量以電力供應為主,更增加電力的需求。
除了在需求面調節並增加能源效率外,
從發電端減碳,最終「創造足夠的零碳電力」為我國淨零策略的重中之重。
如何仰賴新科技、納入社會科學見解共同研究及推動,
會是關係到臺灣2050淨零目標達成與否的關鍵要素。
對於能源研究來說,以往低估了社會科學的發現,忽視跨學科合作可帶來的助益。
但是,美國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已經承認能源需求在很大程度上,
受到個人、社區、組織選擇以及技術的影響。
能源倡導者、氣候變遷組織和相關政策制定者,
漸漸認識能源生產、消費和政策,既是社會領域又是技術領域。
如果要實現能源系統達到持續性、公平的增強人類福祉,
惟有整合物理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見解,才能實現這樣的能源未來。
本研究探討降低住戶尖峰用電的可能方法:道德勸說和節電競賽,及其節電效果。研究第一年利用電力危機檢視無任何金錢誘因下從事道德勸說的節電效果。在廣泛報導與呼籲節約用電期間,宿舍住戶顯著地降低電力使用量,顯示利他行為存在。第二年則透過田野實驗,探討利他行為與團隊成員組成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團隊競賽存在認知偏誤,若沒有提醒比賽中相對位置,隊伍內表現較差的隊員,會高估自己在隊伍內的貢獻;而在不同隊伍間領先的隊伍,卻低估自己隊伍的相對排名。另外,在節電努力表現上,未獲得競賽排名資訊隊伍的用電情形,相對於完全未參加競賽的控制組並無顯著差異。而同時提供競爭型(團隊間排名)及社會型(團隊內排名)的訊息最能有效地提升節電努力。...More
桃園觀塘第3天然氣接收站替代方案,是我國極重要的建設,但它會破壞珍貴的藻礁。它始自上屆政府穩健減核的配套規劃,且攸關本屆政府非核家園目標是否能達成。在能源安全,經濟發展,及降低PM2.5方面,有重大益處。2017年8月,我國發電的單日備載容量率曾降到1.72%之低點。若第三接收站於2022年無法如期供氣,當年備轉容量率將減少2.6%,而無法達到備轉容量率10%的供電穩定目標。本研究擬使用願付價值(WTP)來顯示雙方面意見的強度,以幫助決策。...More
運具移轉是提升運輸永續性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分為二年期計畫進行探討,第一年計畫針對城際旅客運輸,第二年計畫針對都市旅客運輸進行研究。研究的重要成果是找到運輸永續性與運輸生活品質的共同指標,包括負擔能力、城際運輸基礎建設的妥適性、噪音、CO2排放量、空氣污染排放量、肇事率、路網分佈程度、旅行時間與無障礙運輸普及性。這9個指標可作為擬訂改善策略的依據,俾同時提升運輸永續性與運輸生活品質。...More
以零碳校園為營造目標,探討校園的碳足跡與校園植物固定二氧化碳量是否可以達到碳中和,及配合植物綠化策略導入來協助達到碳中和 的目標,並探討各種綠化策略的可行性與效益。在比較屬於農村地帶之都市計劃區之台中縣國小校園,其碳中和可以達到100%,相對位於台中市的學校則僅有25 %達成碳中和。當導入屋頂、建築物立面與校園圍牆等綠化策略發現,約有五分之一的學校可以轉為碳中和。...More
1983 | ||
1987 | ||
1990 | ||
1996 | ||
1996 | ||
2002 | ||
2002 | ||
2003 | ||
2003 | ||
2004 | ||
2005 | ||
2006 | ||
2006 | ||
2006 | ||
2007 | ||
2008 | ||
2009 | ||
2009 | ||
2011 | ||
2011 | ||
2011 | ||
2017 | ||
2019 | ||
More | 在SRDA搜尋「能源」 |
如果技術能夠帶來節能效益,那為何人們還是不買單?1983年Meier和Whittier在一個大型全國調查結果發現,消費者只要多支付60美元,就可以購買每年節能約25%以上的冰箱,但是奇怪的是,大多數人卻選擇購買其他無法節能的型號。然而,這個問題憑藉心理學家和傳播學家的研究成果,輕鬆解決了。能源研究能否從社會科學的深度中汲取靈感?...<文章尚未上架,敬請期待>
相對於能源集權,能源民主是一個主要來自社會運動的概念。2015年學者Weis提出能源民主的五個維度:分配正義、程序正義、能源獲取、社會適宜的能源基礎設施、社會生態轉型,讓消費者成為我們能源未來的生產者、所有者和決策者。...<文章尚未上架,敬請期待>
意指“在地球上自然補充而不會耗盡的能源,包括生物能源、水電、地熱能、太陽能、風能和海洋(潮汐和波浪)能”。雖然目前國際社會對於“能源系統脫碳、發展可再生能源”逐漸有共識,但是僅對人民傳達這樣的信息是不夠的。在未來的幾十年內,將社會重要的子系統-能源系統,從一個動態平衡的系統,轉換過渡到另一個新的系統,勢必對社會各層面而言,是長期性、複雜、且有重大挑戰的過程。...<文章尚未上架,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