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摘要
學生在學校除了學習,還包括人際交友,而學習與人際交友常密不可分。學生交友過程中,除了自身因素的考量,也深受到父母期待的影響。本文旨在探究在儒家文化脈絡下,學生在人際交友的選擇上是否會陷入困境,以及父母與子女對交友的考慮因素是否不同。本文包括三個研究,研究一對象為高中生 223 人,研究工具為自編的模擬情境問卷。研究一重要發現有四:(1)相對於非縱向目標(如繪畫),面對縱向目標(如學業)成功者,學生一方面想要「見賢思齊」,但另一方面又感受到「心理威脅」,陷入趨避衝突的兩難困境。(2)學生想要迴避縱向目標成功者,卻又知覺到父母會鼓勵自己與他們交友,陷入另一個兩難的困境。(3)在縱向目標上,心理威脅完全中介同儕成敗與學生自身迴避同儕間的關係,在非縱向目標則否。(4)學生知覺父母頗為重視縱向目標,會鼓勵自己與學業成功者交友,也會勸阻自己與學業失敗者交友。研究二對象為 121 位高一學生家長,研究工具為自編的真實情境問卷。研究結果發現,見賢思齊最能預測父母對子女交友的接受度。綜合而言,學生在人際交友的選擇上確實陷入雙重兩難困境,父母與子女對交友的考慮因素確實亦有不同。
第二年摘要
亞洲儒家文化圈國家學生屢次在國際學術評比 TIMSS 及PISA 表現優異,引起國際學者熱烈探究其因。然過去研究多集中在家長、教師及學生的信念、學習動機及教師教學模式,卻忽略同儕學業表現對同儕關係可能影響,進而影響學業表現。西方研究顯示,根據自我評價維持理論,表現優異的同儕會帶來心理威脅,以致學生會遠離表現優異者,以維持自尊。本研究認為除了西方研究強調的心理威脅外,儒家文化強調的「見賢思齊」及「近朱者赤」,以及「父慈子孝」相對倫理的文化信念,為了自我改進,可能會影響學生接近或遠離表現優異者。研究結果證實,面對學業表現比自己優異的同學,心理威脅、見賢思齊、知覺父母接受度確實是影響學生親近該位同學的三項中介變項。 本研究在理論上有兩項貢獻。首先是在西方 “nerd culture"脈絡下,學業表現優異者會被稱為 nerd,而遭人恥笑或騷擾,人際關係很差,因此學業表現與人際社交是互斥的。但在儒家文化脈絡下,學業表現優異者,會成為同儕見賢思齊的對象,父母也會鼓勵自己向表現優異者學習,因此學業表現與人際社交不是互斥,而是可以合一。其次,在儒家社會向上比較是雙面刃,一方面帶給個人心理威脅,另一方面卻可提升學業表現,造成個人內在的(intrapersonal)心理衝突。另一方面也因向上比較帶給個人心理威脅,父母卻對學業表現優異者的接受度,而造成自己與父母期待間人際的(interpersonal)心理衝突,形成雙重心理衝突。
提供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
計畫主持人: | 符碧真 |
研究主題: | 教育研究 家庭研究 政治 |
計畫委託單位: | 科技部 |
計畫執行期間: | 2013年8月1日 ~ 2014年10月31日 |
調查執行期間: | 2013年9月2日 ~ 2024年4月8日 2013年12月6日 ~ 2013年12月12日 2014年4月18日 ~ 2014年4月24日 |
母體定義: | 台北市六所高中學生、學生家長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留卷自填問卷 |
樣本數: | 0 |
首次釋出日期: | 2024年4月3日 |
最新釋出日期: | 2024年4月3日 |
資料用途別: | 研究用, 碩博士論文, 課堂練習, 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 |
資料使用說明: | E10148.pdf |
問卷: | E10148q1.pdfStudy 1高一學生學習觀問卷 E10148q2.pdfStudy 2華人高中生學習觀問卷 E10148q3.pdfStudy 3高二學生學習觀問卷 E10148q4.pdfStudy 4華人社會家長教育觀問卷 |
報告書: | E10148r.pdf |
過錄編碼簿: | |
資料檔格式: | EXCEL |
【各期刊或論文要求的參考文獻格式不同,可視需求自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