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數民眾認為假新聞普遍,但較少使用事實查核機制確認

消息附圖

發布日期:2024年8月2日
最後更新:2024年7月29日 14:46
點擊次數:139


美國前總統川普上個月(7/13)於賓州造勢遭槍擊受傷後,多家媒體報導一名藍衣金髮男為槍手的新聞畫面,然而,根據美國聯邦調局警方的資訊,槍手事發當下已遭警方擊斃,網傳照片是來自一名X平台的使用者的惡作劇。

新聞媒體相信惡搞的發文,造成錯誤資訊的流傳外,隨著生成式AI的快速發展,更可能出現偽造的文字和圖像,甚至利用深度偽造(deepfake)技術製作的AI影片。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 6月份報導,駭客在烏克蘭新聞網站,發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告訴士兵放下武器、放棄對俄羅斯的戰事」的影片。雖然影片被指出造假後遭到社群平台下架,但俄羅斯的社群媒體卻不斷播放。


社群媒體已經成為日常的一部分,每天面對各式各樣的資訊,我們有能力能分辨真假嗎?根據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TCS)「第二期第五次:新傳播科技與人際延伸」(2021)的調查資料,有53.2%的民眾認為假新聞「普遍」或「非常普遍」。

然而,面對假新聞時,有超過半數民眾選擇「依自己的知識、經驗等判斷(68.40%)」、「不會輕易相信,保持觀望(66.90%)」;相較之下,較少人選擇「事實查核機制(18.8%)」進行確認;至於遇到假新聞的處理及因應措施,民眾主要選擇的作法為「不會再看到該新聞(34.8%)」、「提醒親友該則新聞為假新聞(35.7%)」,而選擇「在留言區舉發該則新聞為假新聞(8.6%)」和「聯絡發布假新聞的人,請他們刪除該新聞(5.3%)」的人均不到一成。

另一方面,AI對新聞媒體並非只帶來負面影響。德國之聲國際事務部主任容佩爾特表示,目前偵測假訊息主要以人工為主,但德國之聲已開始加入AI協助,同時針對不同語言的消息進行監控,加快資訊釐清的速度。假新聞當前,除了媒體有責任解決和處理假新聞的問題,民眾培養媒體識讀的能力也成為科技世代的重要的一環。


歷年相關計畫/調查瀏覽: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

參考訊息


  1. 【錯誤】網傳照片「藍衣金髮男是試圖槍擊川普的槍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10800

  2. 俄羅斯以生成AI進行病毒式傳播 假冒新聞、政府網站|卓越新聞電子報

    https://feja.org.tw/76110?utm_source=substack&utm_medium=email 

  3. 運用AI防堵假消息 德國之聲盼新聞更具公信力|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407043004.aspx

     


回最新消息


More news

消息附圖
政治討論越來越難?表示與看法相異的朋友聊天有點難

2024年11月14日

前幾天分享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TCS)的調查顯示,不論是面…...More

消息附圖
聊政治話題嗎?想瞭解不同觀點還是擔憂一言不合的尷尬?

2024年11月12日

台灣每逢鄰近選舉時,政治相關的討論就會變得更加熱烈,家庭聚…...More

消息附圖
高齡者醫療決策:平衡專業意見與個人意願成為重要課題

2024年11月1日

之前向大家分享過,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TaDELS)「台…...More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115201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Tel: 886-2-27871829
Email: srda@gate.sinica.edu.tw
Copyright © 2024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ll rights reserved. 隱私權與安全政策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我知道」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