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綠地之發展與保育是聯合國教科文組在推動21世紀永續發展之重要議題,係全球性都市生活品質之重要參考指標,其不僅只是資源保育與空間合理規劃利 用,對於文化秩序與社會倫理之重建亦具正面作用;此外,公園綠地對環境品質之維護與提昇,亦佔有重要角色。公園綠地因具有緩衝都市化建設不斷的擴充、促進 都市景觀美質、生態保育、都市防災、健康保健、休閒遊憩等不同面向的功能;故基於生活的、生產的與生態的不同層次需求,公園綠地的空間性格與空間內容自有 其特殊且獨特的特徵值得探討與研究,而非單純的綠美化,但現行都市公園綠地在空間型式與機能上是否能符合使者需求,即成為當前之重要課題。 首要之務必需要提供一個滿足使用者人需求的環境;而若要規劃一個符合使用者需求的都市公園,便必須先了解使用者的行為特性與其偏好;因此本研究深入探 討國人目前對於都市公園使用之行為特性與意向,從瞭解影響民眾使用都市公園之因素著手,並藉由敘述性偏好之問卷設計,來構建一意向分析的結構關係模式。 本計畫選擇台南市之巴克禮公園與台南公園進行問卷調查,採簡單隨機抽樣,兩公園各回收240份,合計480份。 在樣本結構方面:男性佔55.4%;年齡以46-60歲佔28.3%最高;職業以服務業佔15.6%最高;大學(專)學歷佔41.9%;個人經濟狀況 為20,000~40,000元(34.4%)佔多數、家庭經濟狀況則以50000以下比例最高(38.3%);有37.1%的受訪者已婚,且有13歲以 上子女。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對於都市公園休閒的正面體驗,前三名依序為:(一)寬心祥和:寧靜祥和、放鬆寬心、(二)愉悅好玩:很愉快的、很好玩的、(三) 自由獨立:自由自在、在掌握中;負面體驗的前三名依序為(一)無能無用:力不從心、毫無用處、(二)依賴受限:受到限制、依賴他人、(三)欠缺安全:無安 全感、脆弱易傷。 在設施滿意度部份,前三名依序為連絡設施、休息設施、景觀美化設施,其平均值皆在3.6以上,整體滿意程度更高達3.8。滿意度較差的則為服務管理設 施,也是唯一平均值在3以下之項目。 除了基本資料之探討,本計畫進一步利用結構方程模式來探討使用者之意向,模式結果分述如后: 1.使用態度、保健態度、休閒態度對使用滿意度有正向影響 模式結果符合理性行為理論,使用態度、保健態度與休閒態度對於使用滿意度皆有正面之影響,亦間接對休閒體驗產生正面之影響。其中使用態度之「提高生活 品質」、「打發時間」、「促進親子關係」是為顯著之影響變數;「避開日常生活壓力及工作責任」、「體能訓練」為保健態度之顯著正向變數;休閒態度之顯著變 數則有「享受自然、遠離都會」、「欣賞景觀」;透過這些變數得以解釋對使用滿意度之因果關係。 2.使用態度、親社會性格、公園環境滿意度對休閒體驗有正向影響 使用態度、親社會性格與公園環境滿意度均對都市公園休閒體驗有直接正向之影響關係。此代表民眾對於休閒的正向態度愈高,愈有助於民眾使用都市公園之意 願;當個人親社會性格愈強,將愈強化於都市公園活動之傾向,其顯著變數則包括「認識新朋友」、「社團活動」;而公園環境滿意度中的「休息設施」、「服務管 理設施」、「遊憩設施」、「停車設施」等四個變數其滿意度愈高,將愈能提高公園對民眾之吸引力,對休閒體驗有正面之影響。
提供單位: |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休閒保健管理系 |
計畫主持人: | 洪于婷 |
研究主題: | 經濟活動 環境與氣候變遷 教育研究 健康醫療 家庭研究 休閒旅遊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2007年8月1日 ~ 2008年7月31日 |
調查執行期間: | 2008年9月1日 ~ 2008年9月15日 |
母體定義: | 台南縣都市公園使用者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面對面訪問 |
樣本數: | 480 |
首次釋出日期: | 2011年3月22日 |
最新釋出日期: | 2011年3月22日 |
資料用途別: | 研究用, 碩博士論文, 課堂練習, 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 檢查不合理值 |
資料使用說明: | E96039.pdf |
問卷: | E96039q.pdf |
報告書: | E96039r.pdf |
過錄編碼簿: | |
資料檔格式: | SPSS |
【各期刊或論文要求的參考文獻格式不同,可視需求自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