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最神秘的層面之一即是流行(fashion)本質;服裝也是社會地位的表徵,商界老闆們所穿的西裝與勞工們的藍色牛仔工作服,明顯地區分不同社會階 層(H. Carr, 1999)。在服裝設計、製程與產銷體系中,西裝外套在服裝意象的風格構成上,是具有重要的決定性之服裝品項之一。而相同品項的西裝外套,其外觀風格意象 可能因採用不同的布料,往往產生各種相異其趣的穿著感知,亦予人不同的觀感意象。西裝外套所運用的各種布料,除了複雜的物理構成外,其質感精確的掌握使 用,更是服裝設計上不可忽略的要因。
因此,我們先將近五年所流行的西裝外觀形式,收集圖像資料作分析與歸納出西裝的基本模型,並廣泛收集目前服裝業界,西裝外套常採用的各種布料樣本,進 行質感的物理性與心理感知的比較研究,嘗試將消費者與設計者之間,對於各種布料質感意象所詮釋的基本認知,進行充分瞭解後,再進而萃取出兩者間所具共同認 知的各種布料質感構成意象,將其所包含的質感構成元素:纖維、織法、色彩等物性構成因素,及知覺的視觸覺與心理感覺等,有關人們的感知構因,進行相關基礎 研究,以作為服裝設計實務的應用參考原則。
本研究主要探討西裝外套的布料質感構成意象之認知。首先,將西裝外套外觀意象做質化的分析比較研究,歸納出消費者與設計者的共同基本認知的西裝模型樣 本;同時收集目前常用的外套布料樣本,經專家訪談及相關文獻,整理出布料構成的各種纖維、織法與色彩等物理特徵表(morphological chart);再進行布料質感構成的量測與分析等量化研究。本研究運用系統化調查方法與感性工學方法:以SD法、MDS法等研究方法,針對布料質感構成要 素,進行系統化研究。經因子分析結果,獲得六個布料質感意象構成因子,再進一步以迴歸分析找出質感構成的物理特徵構成元素,同時以MDS法分析找出布料質 感意象的認知空間,建構出西裝外套的質感運用的設計原則。
提供單位: |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
計畫主持人: | 莊明振 |
研究主題: | 經濟活動 勞工就業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2003年8月1日 ~ 2004年7月31日 |
調查執行期間: | 2003年11月1日 ~ 2004年5月31日 |
母體定義: |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面對面訪問, 電話訪問, 郵寄自填問卷, 留卷自填問卷, 網路調查 |
樣本數: | 6100 |
首次釋出日期: | 2006年8月1日 |
最新釋出日期: | 2006年8月1日 |
資料用途別: | 研究用, 碩博士論文, 課堂練習, 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 檢查不合理值 |
資料使用說明: | E92026.pdf |
問卷: | E92026q.pdf |
報告書: | E92026r.pdf |
過錄編碼簿: | |
資料檔格式: | SPSS |
【各期刊或論文要求的參考文獻格式不同,可視需求自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