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有關少年問題之研究多著重於單一外化性偏差行為,且以探究影響這些行為產生的相關危險因素為論述重點,卻忽略少年發展與環境因素所帶來的壓力與因之 而生的內化問題,以及可能緩衝危險因子對問題影響之保護因子的本質。雖然國內實務工作界已經開始談論「優勢觀點」對解決案主問題的重要性,但學術界的相關 研究則付之闕如。因此,本研究希望能突破過去研究的限制,而提出以下三項研究目的:1)檢視國內少年外化與內化問題的現況與共存性。2)檢視危險因子與保 護因子之互動本質對少年內化及外化問題之解釋力。3)比較這些因素對少年內化及外化問題影響之異同。綜合國外近幾年相關的文獻結果與理論架構,本研究在此 應用Fitzpatrick (1997) 所提出之「緩衝架構」來檢視危險因子、保護因子與少年內外化問題行為之相關性本質,並採用量化的研究方法來驗證此架構是否成立。本研究的研究母體為台灣地 區國中與高職的在學少年,在抽樣方法上,採部分多階段叢集隨機抽樣的方式,共取得樣本數為2,406名,平均年齡為15.2歲。本研究結果顯示:少年外化 與內化問題的確具有共存的特性,而且部分保護因子對於部分危險因子的確具有緩衝的作用,本研究最後根據以上發現提出一些相關建議。
提供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暨研究所 |
計畫主持人: | 陳毓文 |
研究主題: | 犯罪研究 兒童與青少年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2002年8月1日 ~ 2003年7月31日 |
調查執行期間: | 2003年3月20日 ~ 2003年5月28日 |
母體定義: | 13-18歲的在學少年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留卷自填問卷 |
樣本數: | 2406 |
首次釋出日期: | 2005年8月1日 |
最新釋出日期: | 2005年8月1日 |
資料用途別: | 研究用, 碩博士論文, 課堂練習, 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 檢查不合理值 |
資料使用說明: | E91004.pdf |
問卷: | E91004q.pdf |
報告書: | E91004r.pdf |
過錄編碼簿: | |
資料檔格式: | SPSS |
【各期刊或論文要求的參考文獻格式不同,可視需求自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