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嘗試以修正的老人照顧壓力模式探討成年子女在照顧時所可能產生的正、負面後果。傳統上建構照顧的壓力模式時,壓力源(stressor)、資源(resources)和壓力後果(stressoutcome)是常使用的三個重要變項。不過,這種傳統的壓力模式把焦點轉向對個人特質的重視,但就家庭系統理論而言,家庭問題的處理,必須包括所有家庭成員,所以在建構照顧者壓力與影響模式時,應考慮照顧者和被照顧的關係。第二、壓力模式無法從文化與歷史觀點中去看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關係。這些關係特質常被歸為壓力源或資源。把壓力源除去、改變壓力源或以不同認知看壓力事件不一定可以增進適應。在家庭脈絡中,自我認同(self-identities)常根據與家庭其他成員的關係而來(Braithwaite,1996)。本研究除了上述目的外,更想瞭解其影響後果是不是只有負面的經驗?或亦有正面的影響?成人子女如何因應照顧的負荷?照顧的影響是否受子女性別、子女與家庭的關係或家庭功能、因應模式或照顧工作的性質所影響?本研究以台北市為研究地域,共成功面訪353份問卷。主要在了解成年子、女照顧後果的差異。根據統計分析結果,歸納出以下結果。女兒比較會尋求情緒性與工具性的社會支持和宗教信仰的寄託;兒子則比較會使用積極面對的方式。女兒表達了較多負面的身體與心理的影響;兒子則比較會拒絕向親友表達其心中的感受。家庭角色清楚、協調解決問題的家庭,其照顧者比較不會有負面的身體心理影響。使用負面策略的照顧者,其負面的身體心理影響也會增加;而比較會使用正向的因應策略的照顧者,比較會覺得獲得學習的機會。
提供單位: |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
計畫主持人: | 謝美娥 |
研究主題: | 高齡社會 族群 家庭研究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1999年8月1日 ~ 2000年7月31日 |
調查執行期間: | |
母體定義: |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面對面訪問 |
樣本數: | 375 |
首次釋出日期: | 2003年2月20日 |
最新釋出日期: | 2003年2月20日 |
資料用途別: | 研究用, 碩博士論文, 課堂練習, 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 檢查不合理值 |
資料使用說明: | E89052.pdf |
問卷: | E89052q.pdf |
報告書: | E89052r.pdf |
過錄編碼簿: | |
資料檔格式: | SPSS |
【各期刊或論文要求的參考文獻格式不同,可視需求自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