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探討安平文化建設的理論與機制,本研究採用居民生活圈、空間態度及認知與安平文化之間關連性的觀點為切入點,為其特色。採取官方統計資料蒐集、問 卷調查表、活動觀察紀錄、土地使用調查、歷史文獻回顧、古老地圖、單變項統計、雙變項交叉分析等研究工具,依據安平舊部落九個里人口數,按一定比例抽取共 902份有效樣本。結果發現: 1.安平舊部落居民生活圈現況,依生活圈大小,可分為三個層級:(一)第一層級:主要涵蓋安平區、台南市區、台南縣、全省各地,如成年人週末的休閒娛樂生 活圈;(二)第二層級:以台南市區為主,安平區次之,如高級品、文化性商品購買、都市型休閒娛樂、及醫療生活圈;(三)第三層級:以安平區為主,台南市區 次之,如日用品、中級品購買、專職工作通勤、就學、成年人平常日的休閒娛樂、小孩平常日及週末的休閒娛樂、運動、存貸款業務、宗教信仰、及社交交際等生活 圈。 2.在商店街特性上,延平路、安平路97巷與平生路,屬於「傳統性」傾向,而古堡街、安平路、安北路,屬於「現代性」傾向。在商店街使用者活動特性上,除 平生路以本地人日常生活為主外,其他商店街則是本地人日常生活與外地遊客文化觀光及飲食活動共存的結構。 3.目前安平舊部落居民在社區空間的態度與認知上,對於古街保存,贊成多於不贊成,對於舊部落未來發展方向,主張現代化都市發展多於聚落保存,主張二者兼 顧者,比例最高。對於未來商店類型的需求,重要的有書籍、唱片、錄音(影)帶店、電影院等項目,對於未來都市型、現代化設施的需求,重要的有綜合醫院、大 專院校、社區學院、進修學院、青少年/婦女/老人活動中心等項目。 4.安平舊部落居民的生活圈現況,是與安平文化的傳統性或現代性有關連的。有些生活圈又與居民的社經及文化背景具有顯著關連。專職工作、文化性消費、都市 型休閒娛樂生活圈,關連程度最強,高級品、中級品購買生活圈,關連程度普通,醫療生活圈之關連程度弱。同時,年齡、教育程度、職業三項變項具有中度關連, 全家平均每月主要經濟收入與家族在安平的居住時間,則呈現低度關連。預期未來,當居民社經及文化背景改變時,其生活圈亦將隨之改變。 5.目前安平舊部落居民對社區空間(古老街道、舊部落未來發展方向、商店街特性…)的態度與認知,是與安平文化的傳統性或現代性有關連的。同時又與居民的 社經及文化背景有顯著關連。年齡、教育程度、家族在安平的居住時間三項變項具有顯著關連。預期未來,當居民社經及文化背景改變時,其對空間的態度與認知亦 將隨之改變。 6.目前安平舊部落居民的生活圈現況以及對於社區空間的態度與認知,是與建立農村文化建設的理論與機制有關連的。而這種關連性是建立在「居民生活圈」、 「城鄉空間連結,同心圓文化圈」、及「人才」三個重要機制之上。這是本研究一個有創意的理論方法,是本研究的貢獻。本研究建議未來農村文化建設工作,應該 納入「當地居民的生活圈」、「城鄉空間連結,同心圓文化圈」、「人才」三個重要觀念,也成為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機制,提供參考。惟安平文化的「傳統性」與 「現代性」的界定,似乎不夠嚴謹,尚待未來研究加以改進。
提供單位: | 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 |
計畫主持人: | 陳坤宏 |
研究主題: | 高齡社會 經濟活動 教育研究 族群 健康醫療 住宅 傳播媒體 兒童與青少年 勞工就業 休閒旅遊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1997年8月1日 ~ 1998年7月31日 |
調查執行期間: | |
母體定義: | 台南市安平區九個里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面對面訪問 |
樣本數: | 902 |
首次釋出日期: | 2000年1月7日 |
最新釋出日期: | 2000年1月7日 |
資料用途別: | 研究用, 碩博士論文, 課堂練習, 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 檢查不合理值 |
資料使用說明: | E87049.pdf |
問卷: | E87049q.pdf |
報告書: | E87049r.pdf |
過錄編碼簿: | |
資料檔格式: | SPSS |
【各期刊或論文要求的參考文獻格式不同,可視需求自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