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計畫共分兩年,第一年利用網路問卷調查臺灣與金門公私立大學生之成人初顯期現象 (n=1,485),第二年運用質化深度訪談兒少階段家庭曾接受過社會福利補助或受協助至少一年者(n=26)。本研究已經成功執行完畢,並達成計畫書預定目標。研究發現已在三個研討會發表,包括兩個國際研討會,分別在澳洲與羅馬尼亞舉行。在量化資料部分,原始有2,167位的網路問卷回答者,扣除漏答數多的問卷,最後有效問卷數是1,485份,其中76.1%女生,平均年齡是20.13歲。以小康家庭居多(73.9%),小康以上有9.9%,小康以下有16.1%。父母親的教育程度集中在高中(分別是31.1%與40.7%)與大學(分別是42.1%與40.1%)。在繳交科技部之期中報告書有詳細說明其他資訊,本研究報告主要著重在質化研究分析結果。
第二年採半結構式訪談,在本研究團隊的努力以及全省各地社福機構的協助下,成功訪談二十六位符合資格之受訪者,超過原本設定的十到十五位,十二位為女性,十四位為男性;十三位為大學/畢業(含以上)之青年人,受訪當下有六位正在就讀大學、三位大學畢業、三位正在就讀研究所,及一位碩班畢業;另十三位受訪者具有高中職或以下學歷,其中有八位具高中職學歷、一位年滿18歲正在就讀高中,以及四位國中學歷(其中兩位為高職肄業、一位為五專肄業)。年齡分布在18歲到29歲,接受公私立社會福利單位扶助從24個月到222個月不等。受訪者有三位是原住民 (兩位女性,一位男性),一位男性受訪者之母親為菲律賓籍。受扶助原因有雙親離異、主要照顧者失蹤、家庭收入不穩、舉債、家暴、酗酒、家人重病等多重因素。根據研究發現,本文提供八大主題說明這些受訪者的成人初顯期經驗以及家庭對其影響,並提出幾點建議以供社會福利政策與福利服務規劃之參考。目前持續進行資料分析及投稿文章準備。
提供單位: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
計畫主持人: | 陳杏容 |
研究主題: | 家庭研究 教育研究 傳播媒體 |
計畫委託單位: | 科技部 |
計畫執行期間: | 2016年8月1日 ~ 2018年7月31日 |
調查執行期間: | 2016年8月1日 ~ 2017年7月31日 |
母體定義: | 台灣一般大學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網路調查 |
樣本數: | 1498 |
首次釋出日期: | 2025年3月4日 |
最新釋出日期: | 2025年3月4日 |
資料用途別: | 研究用, 碩博士論文, 課堂練習, 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 檢查不合理值 |
資料使用說明: | E10545.pdf |
問卷: | |
報告書: | E10545r.pdf |
過錄編碼簿: | E10545c.pdf |
資料檔格式: | SPSS |
【各期刊或論文要求的參考文獻格式不同,可視需求自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