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年7月31日
最後更新:2024年7月9日 15:26
點擊次數:778
在台灣,刑事案件的審理,除了討論判決結果,法院的最終量刑更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根據亞洲民主動態(ABS)的調查,民眾對法院長期抱持負面評價,不過第六波調查(2022)顯示此現象正在改變。
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TaDELS)「臺灣法律與社會變遷調查第五期」(2019)的資料顯示,超過半數的民眾對台灣的法院不滿意(57.4%),不滿意的主要原因為「對判決結果不理想(47.7%)」、「訴訟處理速度太慢(27.6%)」,顯示法官的判決結果影響民眾對法院的看法。並有超過一半的民眾認為法官的判決並不公正(53.9%),主要原因包括「法官判決不符社會期望(36.1%)」、「法官受到上級或政治人物的壓力(25.4%)」以及「法官本身的價值觀有問題(17.6%)」。
近年來,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組織,都在努力拉近大眾與法律之間的距離,例如2023年開始實施的國民法官制度,希望藉由來自各行各業的民眾,把不同的生活經驗、價值思考帶進法庭,讓司法審判更透明,並促進民眾與法院間的相互理解。
(圖片來源:高雄地院)
國民法官的政策能夠提升台灣民眾對法院的信任度嗎?司法院公布的「112年度國民法官問卷調查結果報告」指出,有9成填答者願意再次擔任國民法官;且參與審判後,對於法院及司法的信賴程度達到100%。透過實際參與法院審判,似乎能改善民眾對於法院審判的不信任。
參考訊息
Mor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