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預防與改善環境退化,或為了促進資源永續利用,決策者必需尋求有效 的政策工具來實現這些目標。市場取向或誘因基礎的政策工具一般被認同是達成環境目標較有效的方式,但此種管制取向經常難以處理環境不確定的課題。由於環境 系統的複雜性,導致科學研究者對於環境退化的相互關係仍難提供完全有效與可信的答案予決策者,而影響理性決策的有效性。近年來,許多國家採取「預警原則」 來回應環境複雜系統導致環境不確定的課題,此原則係藉由設定安全邊界來規避不可回轉損害的問題,即在預期潛在環境損害便採取若干防止措施,而非等待確定損 害後再採取行動。然而此種管理取向,經常缺乏有效的誘因促使環境資源使用者自動修正他們的行為朝向對環境友善的方向進行。 為了改善這種兩難困境,必需有新的管理取向來回應此現象,連結污染者付費原則與預警原則的「預警污染付費原則」(4P)便是此理念下的產物,在此理念下污 染者不僅需支付已知的損害成本,而且需為不確定的損害負責。預警污染者付費原則,在理念上雖有助於預防或降低環境損害並處理環境不確定的課題,但國內僅著 重在污染者付費原則(3P)的應用,然而3P方式對於環境不確定的處理常顯得「有心無力」。因此在面對環境退化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時,我們的環境管理決策 準則與程序必需適度調整來回應這些情況,預警污染者付費原則或許可在環境不確定管理的「死巷」中提供一條「出路」。因此本文以此管理取向為思考主軸,納入 後常態科學與最小安全標準理念,界定預警環境保證金制度的適用範圍,並利用交易成本相關概念,探討一般環境政策工具與預警環境保證金制度的內涵,並提出預 警環境保證金制度於土石流管理可思考的方向。 基於程序理性的考量,本研究納入一般人民對環境與土石流管理態度的評價,利用Wilcoon型態與卡方統計檢測結果顯示:環境污染改善迫切性顯著高於環境 風險與資源保育,管理決策應首重災害風險降低,此決策準則優先性顯著高於其他準則,就設定環境標準與課徵環境稅管理方式而言,受訪者較偏好設定環境標準方 式,對現今環境與土石流管理皆感到不滿意,認為應採取比現在更嚴格的管理方式。
提供單位: | 國立臺北大學地政學系 |
計畫主持人: | 曾明遜 |
研究主題: | 經濟活動 政治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1998年8月1日 ~ 1999年7月31日 |
調查執行期間: | 1999年3月1日 ~ 1999年4月30日 |
母體定義: | 國民中、小學教師及學生家長、大專校院專任教師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郵寄自填問卷 |
樣本數: | 179 |
首次釋出日期: | 2001年8月1日 |
最新釋出日期: | 2001年8月1日 |
資料用途別: | 研究用, 碩博士論文, 課堂練習, 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 檢查不合理值 |
資料使用說明: | E88081.pdf |
問卷: | E88081q.pdf |
報告書: | E88081r.pdf |
過錄編碼簿: | |
資料檔格式: | SAS |
【各期刊或論文要求的參考文獻格式不同,可視需求自行調整】